-
友情链接:
Powered by 探索视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
ICP备案号:陇ICP备2024013937号-1
石室秘录,先治法,内伤初起
张公曰∶先治法最妙,无奈众东说念主不愿先服药何,是以邪由外相而入营卫,由营卫而入脏腑也。倘先用此方,又何至传经深切哉。先治法甚多,不行尽,再传二方,解析贯通。无非先治之法。一方用柴胡一钱,当归一钱,白芍二钱,甘草、陈皮各一钱,天花粉二钱,栀子一钱,水煎服。(〔批〕内伤散邪汤,神妙。)此方凡肝脉郁者,用一剂即快,毋庸专是外感也,治内伤初起者神效。
内伤散邪汤,内伤初起,内伤咳嗽:鼻塞、干咳、痰黄。
柴胡5克,当归5克,白芍10克,炙甘草、陈皮各5克,天花粉10克,炒栀子5克,7味,水煎服。2剂,日服1剂。
内伤咳嗽:咳嗽是指肺失宣降,肺气上逆,发出咳声,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疾病,有声无痰为咳,有痰无声为嗽,一般多痰声并见,故以咳嗽并称。中医咳嗽病名最早见于《内经》:“五气所病……肺为咳”。明代张介宾捏简驭繁,将咳嗽分为外感、内伤两大类:“以余不雅之,则咳嗽之要,止惟二证。何为二证?一曰外感,一曰内伤而尽之矣。……但于二者之中当辨阴阳,当分虚实耳。”内伤咳嗽是因脏腑功能失调、内邪干肺所致。有肺脏自病,也有他脏先伤而病及于肺者,最终均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而引起咳嗽,内伤咳嗽尤以肺、肝、脾三脏的失调最为常见。病程一般较长,起病逐渐,病势緾绵,多属虚证或虚实混合。
1、风寒伤风:多发于秋冬季,阐扬为头痛项背部疾苦、咳嗽白痰、鼻塞但不干、清鼻涕、发烧等症状。
2. 风热伤风:夏秋季相比多见,阐扬为咽痛咽干、鼻塞鼻干、黄色鼻涕、黄色痰、发烧等症状,舌红苔薄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工作,悉数本色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本色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探索视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
ICP备案号:陇ICP备2024013937号-1